北京亦庄半马专访|“亦马当先”团队:亦庄产学研合力促产业化落地-新华网
2025 05/22 16:12:48
来源:新华网

北京亦庄半马专访|“亦马当先”团队:亦庄产学研合力促产业化落地

字体:

  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(周小红)在4月19日举办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道上,“亦马当先”队携机器人“BoosterT1”完赛,展现了该机器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潜力。“亦马当先”队负责人张凯赛后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,此次赛事将激励更多企业和科研力量投入到机器人研发中,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更多的应用场景。

  图为“BoosterT1”在比赛。

  新华网:为应对长距离奔跑中的复杂场景,“亦马当先”队对机器人做了哪些优化?

  “亦马当先”队负责人张凯:参赛选手“BoosterT1”搭载先进运动控制算法,能够精准模拟人类跑步姿态。续航方面,团队优化了能源管理系统保障续航。环境适应方面,“BoosterT1”能实时分析跑道情况,自动调整步伐和节奏,以应对弯道、坡度等复杂地形。

  图为“BoosterT1”在比赛。

  新华网:在备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技术难题是什么?如何解决?

  “亦马当先”队负责人张凯:如何在长时间高速奔跑的情况下,保持机器人的稳定性和耐用性,是最大的技术难题。为此,团队对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进行了强化设计,采用了更坚固耐用的材料,优化其运动控制算法,减少震动对机体的损害。

  新华网:人形机器人目前在成本、续航等方面仍有瓶颈,是否得到过专项攻关支持?

  “亦马当先”队负责人张凯:高性能的零部件成本居高不下,导致机器人整体成本难以降低,影响市场推广;电池技术限制了机器人的持续工作时间。北京亦庄组织产学研各方力量开展技术攻关,通过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,鼓励企业加大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。

  图为“BoosterT1”。

  新华网:你们下一步布局方向是什么?

  “亦马当先”队负责人张凯:团队将继续深耕AI具身机器人应用,拓展智慧政务、智慧医疗、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。同时,团队将继续参与更多赛事,不断验证和提升机器人技术,探索开发适用于体育训练、赛事服务等方面的机器人产品。

  

  新华网:亦庄的产业环境对“亦马当先”团队提供了哪些帮助?

  “亦马当先”队负责人张凯:北京亦庄的多项政策,如研发资金补贴、税收优惠等,降低了机器人的研发成本和公司运营压力。技术生态方面,这里聚集了机器人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,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。企业可方便地与零部件供应商、科研院所合作,获取先进技术和优质零部件,加速产品研发进程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孔令佳】